相机竖屏拍摄如何剪成竖屏构图?(横向构图和竖向构图拍摄对比)473


学摄影,绕不过后期。


那说到后期,必定绕不过剪裁。


用剪裁来二次构图,是摄影后期的精髓。


之前我也分享过很多有关于剪裁的教程,通过截取画面的局部,来实现照片的再升华。






不过,与这种大幅度的剪裁再创意不同。


我们日常拍摄中,更常用的,是对于多余物体的微观调整。


比如这张照片,是一位读者发给我的,问该怎么改:




@木旮瘩


我当时给的建议是,将左侧删去一点点,


这样,人的比重增加,


和树、烟囱形成一个居中的稳固三角形,


三者的联系会更强。




随后,拍摄者发来了他的修改图,


可以看到,还是用了原比例(4:3)剪裁:




然而,在这个比例下,左侧的空间是被压缩了,但上侧的空间,同样也被压缩了。


树梢都被截没了,画面也就不完整了。


但如果,这个时候不用4:3,而是改用3:2




可以看到,这个比例的剪裁,只把无用的东西剪裁掉,而原片中重要的部分均不受影响。




因此,我们在用剪裁进行二次构图时,一定要根据画面元素的需求来灵活选择长宽比例。




@易水寒


比如这照片,原图中树下一个人,作为主体很突出。


与此同时,形单影只的他,和上方乱如麻的树枝,无形中形成了一种对比。


画面中多余的,只有左侧的灯柱和汽车,




那么二次构图的时候,就应该将它们剔除掉。


不过,因为人的朝向,是向前的,因此画面需要向前的纵深,


那么,如果我使用3:2剪裁,照片就会显得过高,相应,横向的纵深感就会变弱。


所以,这种情况下,4:3的原比例剪裁,就会比3:2剪裁出来更舒服。






再来看一张照片:




@富贵是只喵


手机拍摄,原图是4:3的比例。


画面中,三根柱子规律排列,两个主体人物分列中间这根柱子的左右,那么,照片整体走向,就是横向的。




所以,利用3:2进行剪裁,压缩上部无用的空间,放大人物。




虽然只是压缩了一点点,但画面的重点,是不是感觉更清晰了?




而这张照片,相机拍的,已经是3:2的比例了。


就画面来说,


“慢行”标识牌和行人有呼应,且照片的线条是横向发散的,


所以,这张照片的重点,也都集中在中心,且横向排列。


再看照片欠缺美感的地方——是上方的监控探头以及灯罩、空调格。




那么这时,我用16:9进行剪裁,压缩上下画幅,而不影响左右,就是合理的。




所以,再重复一遍剪裁的要点。


剪裁时,照片里有用的东西,万万不能删。


4:3、3:2、16:9,


一定要根据画面元素的需求来灵活选择长宽比例。


不要因为剪裁,破敌一万自损八千。


最后举两个反例,也是读者发来的,均使用了16:9进行横剪裁。




@陨落星辰


这张,剪裁掉了城墙,上方的建筑就像空中楼阁,没了根基。




@重塑人生


而这张,左侧剪裁之后只剩树干,放大了缺陷。


那便是搬起石头,砸了自己的脚。

2022-12-05


上一篇:文案网站有哪些推荐?(文案人在写作过程中会用到各种工具网站,必上的45个网站推荐)

下一篇:百度竞价排名每天如何优化?具体需要怎么做?